close
Mr. PM

【Mr.PM新文章】MVP反思 III:如何決定MVP的規格?


MVP反思 III:如何決定MVP的規格?

Posted: 12 Jan 2016 01:25 AM PST

前言

訂MVP的規格算是個假議題,真議題是「你想驗證什麼假說?」、「如果要作這個生意,你還需要學習什麼東西?」。

MVP反思系列文章

先找出對你生意重要的假說

決定MVP規格的第一步,就是試著把關於你生意的假說列出來(以前有列過一些公版的假說,給大家參考一下)(不知道為何要列假說的請參考上一篇:MVP到底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們要作電影聯誼APP(以三個人為一個單位,三男配對三女一起去戲院看電影,電影票可以選擇由男方或女方請客),用下圖將假說分類如下:

這四個象限,可讓我們作初步篩選和排序,到底哪些是關鍵的假說。

這樣看來,提供準確的電影時刻,是用戶重視度和把握度都高的地方,不需投入太多資源來作假說驗證。但是大幅增加配對成功的機制,就屬於沒把握、用戶也很重視的地方,這就是我們MVP想要重點驗證的部分。

該如何訂立MVP的規格

在談訂立MVP規格前,得先有個概念,MVP不全然是最終產品的縮小或簡化版,MVP也通常不只一個產品。MVP應該是一系列產品不斷迭代的過程,終點在PMF。

不斷迭代的MVP過程,一般來說有三個階段:

階段1:先驗證重要假說,重要假說都不過了,就別浪費資源繼續做下去了

  • 階段1-1:先驗證重要假說,針對重要假說單獨規劃適合拿來驗證的產品spec,不太需要考慮是否之後可沿用,這就是第一版的MVP。(當然可沿用是最好,但是不能也別可惜,以驗證為主)
  • 階段1-2:拿著階段1-1打造的MVP,來驗證重要假說是否成立。在驗證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一次過關是很難發生的事情,透過重複Lean Startup的build-measure-learn循環,來修正作法和機制(不是修正假說)。這裡提到的驗證假說,並非單指量化方法驗證;事實上,在這個階段通常都是透過質化方式,來驗證重要假說中有沒有重大漏洞。
  • 階段1-3:當這些重要假說被reject,代表你需要Pivot,而你在驗證假說時學習到的知識,就會變成幫助你Pivot的基礎。而若是成功驗證了假說,那我們就可以朝階段2邁進。

階段2:開始驗證一般假說,小心那些你有把握,但對用戶很重要的假說

  • 階段2-1:在這個階段制定spec時,已經可以朝最終產品的方向邁進,但還是用「簡化」的方向思考。同時,在這個階段,也可以開始思考如何訂立產品的PMF指標
  • 階段2-2:驗證假說時,一樣是透過重複Lean Startup的build-measure-learn循環,來修正作法和機制。但在驗證時,要注意你的心態,眼睛不要一直盯著「什麼證據支持我的假說」,而是要關注「哪些證據會reject我的假說」。
  • 階段2-3:若是不小心發現,有一些對用戶來說重要的假說被reject了,那也就需要進入pivot了。

階段3:打造最終完整產品,往PMF邁進

  • 階段3-1:以打造完整產品來制定spec
  • 階段3-2:將產品上線後,透過客觀的方法來衡量,產品是否達成PMF,還無法達成的話,一樣透過重複Lean Startup的build-measure-learn循環,來修正作法和機制。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是矽谷創業教父Paul Graham的一篇文章(這裡有寫的很好的中文版)。這一篇寫的非常好,完全代表了MVP應該有的精神,引用部分如下:

The need to do something unscalably laborious to get started is so nearly universal that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to stop thinking of startup ideas as scalars. Instead we should try thinking of them as pairs of what you’re going to build, plus the unscalable thing(s) you’re going to do initially to get the company going.

在達成PMF之前,別去想那些規模化的事情,也別想雇用業務、行銷、BD人才,請自己用最腳踏實地的方法,去獲取早期用戶、去跑業務、去談合作。這些親自動手作的事情,會變成你的養分,滋養你的產品,變成準備起飛的火箭。

廣告一下自己近期課程

自己已經開了20多梯次的Mobile APP企劃課程,之後想加入我對Lean Startup、PMF、MVP…等的思考來重新整理課程。本來想把自己課程命名為「APP PMF工作坊」,但是怕太多人不知道PMF是什麼,所以把課程名稱調整成「精實式 APP 產品企劃:打造高回訪、高活躍度 APP」,反正高回訪、高活躍本來就是APP PMF的重要指標,改成這樣也不錯。

Anyway,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報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noledge 的頭像
    knoledge

    討論

    knoled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